芒种的由来是什么?
“芒种”一词最早的出处来自于《周礼》。“芒”,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,“种”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。“芒种”二字谐音,表明一切作物都在“忙种”了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“五月节,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。”
芒种三候是什么意思?
芒种三候主要指的是一候螳螂生;二候鹏始鸣;三候反舌无声。在这一节气中,螳螂在去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;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,并且感阴而鸣;与此相反,能够学习其它鸟鸣叫的反舌鸟,却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了鸣叫。
芒种时节农事活动
芒种时节,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处于“夏收、夏种、夏管”的“三夏”大忙季节。
1、夏收:忙夏收是因为麦已成熟,若遇连雨天气,甚至冰雹灾害,会使小麦无法及时收割、脱粒而导致倒伏、落粒、穗上发芽、烂麦场。必须抓紧一切有利时机,抢割、抢运、抢脱粒。
2、夏种:忙夏种是因为夏大豆、夏玉米等夏种作物的生长期有限,为保证到秋霜前收获,必须提早播种栽插,才能取得较高产量。
3、夏管:忙夏管是因为芒种节气后雨水渐多,气温渐高,棉花、春玉米等春种的庄稼已进人需水需肥与生长高峰,不仅要追肥补水,还需做好除草和防病治虫等管理工作。否则,病虫草害、干旱、渍涝、冰雹等灾害同时发生或交替出现,春种庄稼轻则减产,重则绝收。
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,农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农南网立场。